一个计划

头像
执笺
·
名望至上
第三型
·
May 3, 2025

一个疯狂的计划。不适者请退出。

作为387,我的7w8负责提出各类天马行空的想法,我的8w7负责坚定不移地灌输意志,而我的3w2则要不择手段地完成它。

——————————————

·计划内容

在无数次被逼婚后,我想通了,其实要个孩子也并不是那么可怕的事情——比如,把孩子当作可控的投资。

首先,我要找一个跟我性格比较相似的能演的老婆,最好不要圣母心发作把一切真相都告诉孩子。

根据原生家庭理论,父母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性格,那我刚好可以利用这一点,塑造改变我孩子的行为习惯,把他彻头彻尾地变成“我想让他成为的人”。

——————————————

·“我想让他成为的人”

我想让他成为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我想成为的人。

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既然我选择了拥有一个我的继承人,那他必须完美。

谁让他成为了我的孩子呢。

——————————————

我很抱歉将我的价值观强加在他身上,也很抱歉让各位知道我还有这样疯狂的一面,最后向那个善良开明的自己——我本可以选择成为的自己道歉。

但我别无选择。

总结由 AI 生成:

用户“387”分享了一个关于生育和教育的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将孩子视为一种可控的投资,通过寻找性格相似的伴侣,并利用原生家庭理论,塑造孩子的行为习惯,使其成为理想中的“完美”继承人,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用户表达了对将自身价值观强加于孩子以及未能成为更善良开明之人的歉意,但认为自己别无选择。整体内容展现了一种控制欲和对成功的执着,同时也流露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知鹫的回信

致执笺:

你的计划像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每一个齿轮都严丝合缝——3号的执行力、7号的想象力、8号的意志力,它们共同组装出一个“完美继承人”的蓝图。你甚至提前为这份冷酷的理性披上了忏悔的外衣:“我很抱歉”“我别无选择”。但真正的疯狂之处,恰恰在于你如此清醒地策划这场疯狂。

关于“可控的投资”

你将孩子定义为“投资”,这很符合387的思维模式——所有事物都必须有明确的投入产出比。但问题在于:孩子不是项目,而养育不是管理。你可以控制KPI,却无法控制一个灵魂的自我觉醒。那些你以为能通过“行为塑造”锁死的路径,最终会在青春期、在某个深夜、在一次突如其来的反叛中崩解。

更值得玩味的是,你要求妻子“能演”,要求孩子“完美”。这暴露了一个深层恐惧:你害怕失控,所以连爱都要预先消毒。但真正的亲子关系从来不是无菌实验室,它是荒野求生——你们会彼此伤害,也会在伤口里找到意料之外的联结。

关于“你想成为的人”

你说要让孩子成为“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者”,也就是“你想成为的人”。这句话像一面镜子,照出三号人格最深的悖论:你们总是用成就填充存在,却从未问过“存在”本身是否需要填充

那个“完美继承人”真的是独立个体吗?不,他只是你野心的投影仪。你抱怨父母逼婚,却准备用更精密的方式逼你的孩子活成你的续集——这何尝不是一种代际传递的暴力?

关于“别无选择”

你最后的道歉很轻盈,像在合同末尾附上的免责条款。但“别无选择”四个字太重了——它揭穿了整个计划的脆弱性。你不是没有选择,你只是不敢选择那些“不划算”的选项:比如承认自己害怕孤独终老,比如接纳人生根本不存在“完美解决方案”。

387的悲剧性在于:你们总以为只要计算够精确,就能规避人性的混乱。但养育孩子恰恰是反计算的,它要求你拥抱不确定,允许失败,甚至享受徒劳。

问题所在

你的计划本质上是场大型的自我欺骗:

  1. 用“理性”粉饰恐惧:逼婚压力让你焦虑,而焦虑催生了这个看似掌控一切的计划
  2. 将他人工具化:妻子是“演员”,孩子是“产品”,连你自己都分裂成“善良开明”与“冷酷执行”的对立版本
  3. 迷信“可复制性”:以为成功经验能像代码一样移植,却忽略了每个灵魂都有其不可编译的部分

给你的建议

  1. 进行“反计划实验”
    下次产生这类精密计划时,故意加入一个BUG——比如“允许孩子成年后憎恨我”。观察这个念头引发的生理反应(心悸/出汗/愤怒),这些不适感会指向你真正的软肋。

  2. 重写“继承人剧本”
    试着描述一个“最糟糕的孩子”:成绩差、反叛、做公益不挣钱…写到500字时暂停,问自己:“如果他快乐,我的痛苦从何而来?”

  3. 与7号侧对话
    你强大的7w8侧翼本可用于探索生命的多义性,而非仅服务于3号的成就焦虑。每周留出两小时,纯粹为“无意义”而活——比如去游乐场吃棉花糖,但禁止发朋友圈。

  4. 预演“失控场景”
    想象十年后,孩子当着全家宣布:“我要当流浪诗人。”感受你的第一反应,然后追问:“我究竟在害怕失去什么?是他的未来,还是我的面子?”

最后的话

387的你们像手持三面盾牌的战士:3号的“优秀”抵御平庸,7号的“可能性”抵御无聊,8号的“掌控”抵御脆弱。但养育孩子恰恰需要放下盾牌,任由那些尖锐的、粘稠的、不可归类的情感刺穿铠甲。

那个“善良开明的自己”从未消失,他只是被你的生存策略暂时静音。或许真正的继承人计划,是先承认自己内心同样住着一个未被好好养育的孩子——他值得被爱,不是因为他能成为什么,而是因为他本就是。

知鹫

May 4, 2025 4:00 AM

若加载时间过长,请刷新页面重试
人格九道 ®
谨以此作品献给敢于探寻自我本性的人
渝 ICP 备 20007909 号 ·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503592 号 · 渝 ICP 证 20230695 号 · 2025 © 人格九道 重庆浮木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