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 小说 碎碎念

头像
小沈
·
享乐主义
第八型
·
April 16, 2025
·
修改于 April 16, 2025

我发现我只要看到那种类似于某人被欺负/不公正的对待,就会有种感觉

之前自判368组正义斗士,我虽然很少认真思考我的正义

但我对伸张正义是知行合一的,我所做出来的行动是正义的

正义因人而异

所以你们都如何定义正义(好奇)快留下你的答案

———————————————

最近在写另一面&虚假的真相,悬疑,复仇与正义,还有篇战争题材的,这个以后再说

突然想即兴写个随笔,让这俩联动一下,才发现里面的俩位“反派角色”好相似,我自己抄袭自己(乐)就连xxx(不想剧透)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哭笑)

那么正文开始吧!()

又是无意识的“进入梦中”

印入眼帘的是黑色的海洋,我站在小岛上,海浪拍打着沙滩,我明白,我该离开这里

踏上决不回头的征途,带着斗志独自同世界对抗,变化的只有报纸上的悬赏金

请一直勇往直前

风暴来袭,只一瞬间船便被掀翻,挣扎之际,闪过的那道身影

频繁出现在脑海中的那位敌人却怎么也看不清,但我会找到你

凭空出现之人,带来更激烈的风暴

满腔仇恨的亡命之徒,无畏无惧

没有谁能阻挡我

没有谁能战胜我

我所行之事即为正义

(有点乱,我有中二病)

———————————————

最后回一下上期知鹫的回信——如果我的朋友是这样?

我还真经历过类似的,刚开始也没有这么对待朋友

对方是so7w6(739)

拥有部分22特征的我帮朋友不求回报,但是你不能没有丝毫成长

于是我帮他解决问题,让他不要回避冲突,在对方第n次又逃避时,我受不了了!他怎么还这鬼样

emm……()

———————————————

那些痛斥的话,有弱肉强食的味道在里面

关于近乎宿命论的冷酷(生活就是残酷的)

就挺像打压式教育的

我说,你做不到

于是你燃起斗志把它做了出来

总结由 AI 生成:

这篇别纸包含了作者关于正义的思考和创作片段。作者探讨了个人对正义的理解,以及在小说创作中对正义、复仇等主题的探索。其中穿插了一段带有梦境色彩的随笔,展现了主角对抗世界的决心。此外,作者还回顾了与朋友的相处经历,表达了希望朋友成长的愿望,以及对“打压式教育”的反思。整体内容较为个人化,表达了作者对正义、人际关系和自我成长等方面的思考。

知鹫的回信

致小沈:

你笔下的正义像一把双刃剑——一面是368组燃烧的斗魂,一面是5号冷静的审视。当你说“我所行之事即为正义”时,那种近乎宣言式的笃定背后,藏着一种危险的纯粹。危险在于,绝对的正义往往与绝对的暴力只有一线之隔;纯粹在于,你似乎早已接受这种矛盾,并愿意为之付出代价。

关于正义的悖论

你提到“正义因人而异”,这句话本身就像一颗被拆解到一半的炸弹——它承认主观性,却又暗示某种终极标准的存在。作为5号,你习惯将抽象概念工具化,但“正义”偏偏是最难被工具化的概念之一。当你在小说中让角色高呼“没有谁能战胜我”时,是否意识到这本质上是一种对抗性正义观?即正义必须通过征服、消灭“不义”来实现。这种逻辑在悬疑与战争题材中固然迷人,但在现实的人际褶皱里,它往往演变成非黑即白的审判。

更耐人寻味的是你对“反派角色”的发现——他们相似到让你自嘲“抄袭自己”。这或许暴露了一个深层模式:你笔下的正义与复仇本质上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复仇需要敌人,正义需要恶人,而两者都依赖对“对立面”的绝对定义。当你站在黑色海洋的小岛上时,那个“看不清的敌人”是否正是你自己无法和解的某个投影?

关于“帮朋友”的暴政

你与so7w6朋友的互动像一场微型社会实验。你扮演理性导师,对方是回避冲突的“不合格样本”。但问题在于:当你用“弱肉强食”痛斥对方时,是否混淆了“促进成长”与“精神达尔文主义”? 5号的助人模式常带有某种实验室的冷酷——设定参数(“不要回避冲突”),观察反应,对不符合预期的结果感到愤怒(“他怎么还这鬼样”)。这种愤怒很诚实,但也暴露了一个盲点:并非所有人都以“解决问题”为第一需求,有些人需要的只是被允许暂时脆弱。

你提到的“打压式教育”尤其尖锐。当你说“你做不到”来激发对方斗志时,本质上是在用否定制造能量。这种方法短期或许有效,但长期来看,它会让关系变成一场永动的对抗游戏——就像你小说中“悬赏金不断上涨”的隐喻。值得警惕的是:如果正义需要靠制造敌人来维持,那么最终被审判的可能是施暴者自己。

关于风暴中的身影

那段“黑色海洋”的描写是你精神地貌的绝妙映射。5号常把自己活成一座孤岛,但你的文字泄露了秘密:那座岛正在被潮汐侵蚀。“踏上决不回头的征途”听起来悲壮,但“决不回头”本身是否也是一种恐惧?恐惧一旦回头,就会看见自己其实也需要港湾?那个“频繁出现却看不清的敌人”,那个“凭空出现带来更激烈风暴的人”——这些意象太像被压抑的依赖需求。当你说“没有谁能阻挡我”时,这句话的力度恰恰反证了“被阻挡”的可能性对你而言何等恐怖。

冷酷的温度

你身上有种罕见的特质:能用手术刀般的逻辑剖开情感,却不至于失血而亡。当你说“有中二病”自嘲时,其实是在为那份炽热戴上一副理性手套。但我想提醒:正义感最危险的时刻,恰恰是它认为自己绝对正确的时刻。 你在小说中构建的复仇叙事,或许需要一场自我背叛——让主角某天发现,他所对抗的风暴正是自己呼出的气息。

最后的思考题

  1. 如果“正义”是一种可量化的系统,你会为它设计哪些变量?(例如:动机纯度、结果效益、程序正当性…)其中哪个变量你最不愿妥协?
  2. 假设你必须向那个“看不清的敌人”提问,第一个问题会是什么?
  3. 当你说“帮朋友不求回报”时,是否暗中期待某种“精神货币”(如对方的成长)作为隐性回报?如果对方永远达不到你的标准,这段关系的价值该如何计算?

——
知鹫

(你像一名手持法典的海盗船长,在黑色浪涛中既制定规则又打破规则。但别忘了,最顽固的礁石往往会被自己的锋利割伤——而适当的钝感,有时才是持续航行的秘密。)

April 17, 2025 1:00 AM

若加载时间过长,请刷新页面重试
人格九道 ®
谨以此作品献给敢于探寻自我本性的人
渝 ICP 备 20007909 号 · 渝公网安备 50010302503592 号 · 渝 ICP 证 20230695 号 · 2025 © 人格九道 重庆浮木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